常见文件翻译特点探析篇之: 死亡证明

(发表于2018-05-02  责编:浦璐)

按照我国法律,公民死亡后,相关单位需根据情况出具相应死亡证明。随着对外来往的日益频繁,需要将死亡证明翻译成外语的场合也越来越多。本文就一篇死亡证明的实际案例,就该类文件特点进行简单概括,并提供相应翻译思路指导。

按照2008年国家外交部、公安部、民政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外国人在华死亡后处理程序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》(民发〔2008〕39号),外国人在华死亡后,有关部门须遵照相关家属、亲友、接待人或者聘用单位的相关意愿,积极协助其后续事项。

《实施意见》中虽没有明确提出相关书面材料的系统处理方法,但在实际工作中,往往需要翻译公司协助翻译相关死亡证明。而对于表格形式的证明,内容较为简单,翻译难度也较小。因此,本文将以一篇来自香港的《死因医学证明书》为例,对其特点进行分析。

上图所示为该《证明》中三个部分的第一部分——主治医生陈述,并简短交代死者信息。本部分前半部为抬头及编号信息,使用英语以及繁体中文交替书写。余下整段为主体内容,采用模板内容覆盖公共内容,中间留出不同空格,以备医师手工填写。这种格式即具备表格文件内容清晰醒目的特点,同时又因其在整个连续段落中,从而具备一定的可读逻辑

尽管原文中已经直接给出了双语内容,但从翻译分析的角度来看,也应注意:

1. 格式上须对应体现原文。无法用直接陈述句完全对应时,可适当调整语序

2. 注意特殊用法(如段末备注说明中的虚拟语气);

3. 注意人名拼音日期格式(本例中均非国人常规表达);

接下来便是死因陈述与死者资料部分。此处应注意两点:第一,为突显内容结构,体现层次感,本部分采用了表格形式,其中表格的三列内容中,以最宽的中间列为主要信息;第二,手写部分不再是如上部分中简单的姓名时间项,而是较为复杂的病症病理、地址信息等。如下图所示:

对于表格内容,翻译方也应在译稿中自行创建表格,并根据原文格式特点进行手动调整。而对于医生的手稿,无论是汉语(可参阅证件证明特点3:内容辨识)还是英语,都具有一定的辨别难度。对此,一般只能采取如下措施:

1. 询问客户。有时虽不能得到直接答案,但至少会获知相关线索;

2. 在线查阅该类文件通用模板或用户自定义内容;

3. 向医生朋友求助。尽管国内医生英语欠佳,但有些行内术语仍可看懂;

4. 向精通医学翻译的同行求助;

可见,无论采取何种方式,平时工作中逐渐积累医学常识,并培养不同人群字迹书写识别经验,是一个译员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训练要求。

综上所述,对于死亡证明的翻译,并没有过于高深的技巧。译者在处理时,一般仅需熟练运用其他证件证明翻译手法,结合相关医学知识,便可较好处理此类文件翻译。以下是证明选译,仅供参考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