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的艺术:深谈技巧、归化与异化

(发表于2024-01-10  责编:孙奥)

归化与异化--封面

翻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,不仅需要翻译者精湛的语言能力,更需要深刻的文化理解和灵活的翻译技巧。在这个过程中,归化和异化成为翻译者的两个重要策略,用以平衡原文的保真与适应目标文化的需求。

1.翻译的技巧

翻译并非简单的文字替换,而是一项要求翻译者深刻理解原文,并在另一种语言中恰如其分地表达的复杂任务。以下是几项关键的翻译技巧:

  1. 深入理解原文:成功的翻译始于对原文的深入理解。翻译者应仔细阅读原文,把握作者的用词、句法结构、逻辑关系以及文本整体的语境。只有对原文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,翻译才能更准确地传达原意。
  2. 掌握双语技能:翻译者需要具备出色的双语技能,不仅要精通源语言,还要能够流利地表达在目标语言中。这包括对语法、词汇、语境的准确把握,以及在两种语言之间的灵活切换。
  3. 注重文化差异: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,因此翻译者需要敏感地对待文化差异。一些词汇、表达方式、甚至笑话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。翻译者应注意这些差异,以确保译文在目标文化中能够被准确理解。
  4. 保持一致性:一致性是翻译中的关键要素。在整个文档中保持一致的词汇、风格和语气,有助于确保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。
  5. 考虑受众特征: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信息在目标语言中被理解,因此翻译者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特征。这包括受众的语言水平、文化背景、专业领域等因素,以便调整译文,使其更贴近受众的需求。
  6. 使用辅助工具:利用现代技术辅助工具,如翻译记忆库和机器翻译,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。然而,这些工具应当被视为辅助手段,而非替代翻译者的判断和语言能力。
  7.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: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,新词汇和语言用法不断涌现。翻译者应当保持学习的态度,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,以适应语言变化和发展的需求。

总的来说,翻译是一项复杂而需要全面素养的任务。通过深入理解原文、精湛的双语技能、文化敏感性、一致性的保持以及灵活使用辅助工具,翻译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,成功地传递信息并促进跨文化交流。

2.归化和异化

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的两种基本翻译策略。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,尽量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。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,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。

2.1 两者的特点

在翻译的艺术中,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不同的策略,它们分别强调适应目标文化和保持源文化的特点。以下是归化和异化的主要特点:

归化的特点

①目标文化适应性:

  • 强调适应性:归化的核心特点是将译文调整为目标语文化的习惯表达方式,使其更符合当地读者的口味和文化背景。
  • 文化融合:归化追求在译文中融入目标文化的语境、惯例和表达方式,使译文更容易为当地读者理解和接受。

②容易理解:

  • 增加可读性:通过调整语言风格、词汇选择和习语使用,归化使译文更符合目标文化的语言习惯,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。

③目标读者导向:

  • 迎合目标读者:归化更注重迎合目标读者的口味和文化认知,使译文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和习惯,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。

异化的特点:

①保真性和保留特色:

  • 强调保真性:异化的核心特点是保持译文与原文的相似性,包括语法结构、表达方式和文化元素。目的是保留原文的独特风格和特色。
  • 传达源文化:异化追求更高程度的源文化保真,力求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感受到原文所传达的独特文化氛围。

②增加文化差异:

  • 保持文化异质性:异化可能会增加一些源文化的元素,如习语、文化隐喻等,使译文更富有原文的文化特色,但这也可能导致目标读者难以理解。

③保持原作风格:

  • 维持作者风格: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,异化更注重保持原作者的独特风格和表达方式,使读者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原作的艺术价值。

2.2 两者的适用场景

归化和异化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各自的适用场景。选择哪种策略取决于翻译的目的、文本类型以及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。以下是归化和异化的适用场景:

归化的适用场景:

①商业文件和广告翻译

在商业文件和广告翻译中,通常更倾向于使用归化策略。原因如下:

  • 目标:商业文件和广告的目标是传递清晰的商业信息或促销信息,更容易被目标受众理解和接受。
  • 文化适应:归化有助于使翻译更符合目标文化的商业标准和消费者的文化习惯,提高信息的传达效果。

②科技和专业领域

在科技和专业领域的翻译中,归化策略也较为常见,原因在于:

  • 专业术语:这些领域通常包含大量专业术语,为了使目标读者更容易理解,归化有助于使用目标文化中更为通用的专业术语。
  • 信息传递:这些领域更注重准确传递信息,而归化可以使翻译更符合目标文化的专业标准。

异化的适用场景:

①文学作品翻译

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,通常更倾向于使用异化策略,原因如下:

  • 艺术表达:文学作品常常包含独特的文学风格、修辞和情感,异化有助于保留原文的艺术表达,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原作的独特之处。
  • 文化体验:异化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体验源文化的独特文学氛围,而不是简单地提供翻译。

②宗教文本和传统文化

在宗教文本和传统文化的翻译中,异化策略更为常见,原因包括:

  • 宗教信仰:异化有助于保持宗教文本中的神圣性和特殊性,以尊重信仰和传统文化的独特性。
  • 文化传承:通过异化,可以更好地传递源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念,保持文化的传承和延续。

归化和异化的灵活运用:

在实际翻译过程中,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,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,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。例如,在翻译文学作品时,译者可以根据原文的风格和意境,适当采用归化或异化的策略。在翻译技术文献时,译者通常采用归化策略,但对于一些特定的术语,则可以采用异化策略,以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。在翻译新闻报道时,译者需要根据报道的内容和目标语言读者的背景知识,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。

归化与异化--插图

3.案例分析

归化和异化在不同的场景中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。

3.1 普通翻译

以下是一些归化和异化的例子:

归化:

--原文: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.

--译文:笔比剑更厉害。

这句话的意思是“言语的力量比武力更强大”。在翻译这句话时,译者采用了归化策略,将“pen”翻译为“笔”,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。

--原文:It's raining cats and dogs.

--译文:下着倾盆大雨。

这句话的意思是“下着很大的雨”。在翻译这句话时,译者采用了归化策略,将“cats and dogs”翻译为“倾盆大雨”,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。

异化:

--原文:All the world's a stage,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.

--译文:世界是一个舞台,所有的男男女女都只是演员。

这句话的意思是“人生如戏”。在翻译这句话时,译者采用了异化策略,将“all the world's a stage”翻译为“世界是一个舞台”,使译文保持了原文的语言风格。

--原文:The Tao that can be spoken is not the eternal Tao.

--译文:道可道,非常道。

这句话的意思是“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道才是永恒的道”。在翻译这句话时,译者采用了异化策略,将“The Tao that can be spoken is not the eternal Tao”翻译为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使译文保持了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深意。

总而言之,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两种重要的翻译策略。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,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,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。

3.2 文学翻译

归化和异化在文学翻译中也经常被使用。

在翻译文学作品时,译者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,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。如果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不太明显,或者目标语言读者对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比较了解,则可以采用归化策略。例如,在翻译《哈利·波特》系列小说时,译者将“Hogwarts”翻译为“霍格沃茨”,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。

如果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比较明显,或者目标语言读者对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不太了解,则可以采用异化策略。例如,在翻译《唐诗三百首》时,译者将“青山隐隐水迢迢”翻译为“青山隐隐,水迢迢”,使译文保留了原文的诗意。

以下是一些归化和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例子:

归化:

--原文:The rain in Spain falls mainly on the plain.

--译文:西班牙的雨主要落在平原上。

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喜剧《第十二夜》,意思是“西班牙的雨主要落在平原上,而非山上”。在翻译这句话时,译者将“rain”翻译为“雨”,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。

--原文:The first time I saw you, I knew you were the one.

--译文:第一次见到你,我就知道你就是我的真命天子。

这句话出自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,意思是“第一次见到你,我就知道你就是我的命中注定”。在翻译这句话时,译者将“the one”翻译为“我的真命天子”,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。

异化

--原文: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.

--译文:滚石不生苔。

这句谚语出自英语,意思是“经常变动的人,不会有积蓄”。在翻译这句谚语时,译者将“rolling stone”翻译为“滚石”,使译文保留了原文的语言风格。

--原文: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

--译文:生存还是毁灭,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
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悲剧《哈姆雷特》,意思是“生存还是毁灭,这是人生的重大问题”。在翻译这句话时,译者将“to be”翻译为“生存”,使译文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。

归化与异化--末尾